今天是:

文化之窗

首页 > 辖区动态

神一样的红碱淖

来 源: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网站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4日

字号: 打印

王继和

19年前我到陕北采风,有一晚在绥德的小酒馆与当地的一位文友对酌,文友很认真地说,你一定要想法去一次红碱淖。


我问文友红碱淖是什么,当时,我甚至连红碱淖是哪3个字都不知道。


文友说口头不好描述,他可以把他对红碱淖的感受写成文字给我。几年后,他果然寄给我一篇《红碱淖望月》。


从文友的文章里,我对红碱淖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沙漠里的湖泊,神奇,神圣,还有一点神秘。


也就有了后来我的两次红碱淖之行,一次是采风,另一次就是刚刚结束的采访。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腹地,也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红碱淖的“淖”在汉语里意为“泥坑”,在蒙古族语里,则是水泊、湖泊的意思。红碱淖湖面大致呈三角形状,目前水面为30余平方千米,深约4米,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关于红碱淖,陕蒙一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王昭君当年远嫁匈奴,走到尔林兔草原,下马回望中原,想到这次远离故乡,恐怕此生此辈难以回还,顿时满腹愁绪,涕泪滂沱,这一哭竟然7天7夜,泪水在草原上汇成了这汪红碱淖。王母娘娘闻声深为感动,便派七仙女下凡,各持一条彩带,从7个不同的方向向王昭君走去,就有了现在的7条入湖河流。因此红碱淖又有“昭君泪”的别名。


因了这个神话,红碱淖在当地又有“大漠神湖”之称。


当然,红碱淖的神奇,不止于一个神话。


红碱淖水势浩淼,波光潋滟,由于和高原蓝天对照的缘故,湖面的颜色常是绿中透蓝。在周围金黄色沙漠的映衬之下,显得格外明丽,形成了独特的黄沙碧海的自然景观。明珠、明镜、绿宝石……你尽可能调动你脑海里储存的所有优美比喻,但你终会觉得,它们都难以传达红碱淖的神韵。


正是由于绝美的自然风光,使红碱淖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自1995年以来,相继被评定为陕西省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


实际上,红碱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地貌变化的过程。在晚更新世早期,红碱淖的湖址还是黄河支流秃尾河上游的一个河谷盆地,秃尾河上游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宫泊海子(今神木县瑶镇境内)向东南外泄。到晚更新世晚期,由于风沙堆积物沿木独兔梁(今神木县尔林兔镇境内)北麓向东移动,逐渐将宫泊海子一带的河道堵塞。随着风沙不断堆积,低洼的河谷被填平,并逐渐抬高到与西部的梁岗一致,在地表形成一道分水岭。此时红碱淖一带尚未形成湖泊,只是一片沼泽湿地。


现实中的红碱淖,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据有关文献记载,20年代之前,红碱淖还是一片水草丰美的湿地,水面只有2000余亩,此后到40年代,由于降水偏多,水面迅速扩至3万多亩。到了50年代中期搞河网化建设,当地老百姓挖渠引水,红碱淖的水面又增加到5万多亩。到了60年代,红碱淖一带连年水灾,水面直线上升,1969年时已发展到10万余亩,约67平方千米。那也是红碱淖历史上最大的水域面积。


如此广阔的水面,构筑了红碱淖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


红碱淖的水质适宜鱼类生长,盛产多达17种淡水鱼类,主要品种有红碱淖大银鱼,以及鲤鱼、鲢鱼、草鱼、鲫鱼等。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共有天鹅、鸬鹚、野鸭、鸳鸯50余种野生鸟禽在这里生存、繁衍,最著名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鸟类遗鸥。遗鸥是世界濒临灭绝物种之一,由于它是鸥类水鸟家族中最后被发现的一支,因而被命名为遗鸥。自从2000年10月在红碱淖首次发现遗鸥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县各级政府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出台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到2005年,红碱淖的遗鸥种群已达到近2万只,成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种群。红碱淖从此成为举世瞩目的“遗鸥大本营”。


红碱淖东南紧临湖泊有两个镇子,一个叫尔林兔,一个叫中鸡,从这两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此地曾是野兔野鸡出没的乐土。红碱淖的西面,则有一片总面积达600多平方千米的天然牧场,草肥水美,牛羊成群。


生态类型多样,自然条件优异,红碱淖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以及为周边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又被人们誉为“鄂尔多斯之肾”。


红碱淖,堪称神一样的存在。


来 源: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网站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4日

字号: 打印